“养殖户的饲料合规吗?屠宰场的检疫到位吗?市场上的肉品安全吗?”——这些关乎“舌尖安全”的问题,正是湖头镇近年来全力破解的“安全密码”。通过全链条监管、数字化赋能和多方协同共治,湖头镇构建起一套严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百姓吃上“放心肉”,全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全链条监管,实行源头管控。湖头兽医站对辖区内所有规模养殖场(户)进行登记备案,建立动态管理档案,确保每一批出栏畜禽都可追溯。同时,定期开展养殖环节巡查,重点检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违禁药品和非法添加剂的使用等方面。从养殖到屠宰,再到市场流通,兽医站建立了完整的追溯链条,实现了源头管控。

数字化赋能,智慧化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五大系统”创新亮点数字化监管。利用“掌上畜牧”系统从养殖环节推行“一场一码”,建立电子养殖档案,推进产地检疫监管;“至为无害化处理”监管系统在无害化处理环节进行全程病死畜禽管控;“牧运通”大数据系统,在运输环节定位畜禽运输车辆备案情况;“鲁牧云”和“肉品品质监管”两大系统在屠宰检疫环节中实现检疫数据实时上传,确保每一批次肉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

多方协同,同建共治。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参与,兽医站联合多部门建立了“四位一体”协同机制:部门联动,与农业执法、市场监管、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抽检,重点对瘦肉精使用、兽药残留等进行检测,对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置并溯源追责;行业自律,强化经营主体安全责任意识,督促其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销售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群众监督,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向消费者普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设立有奖举报电话,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科普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引导养殖户采用科学饲养方法,减少抗生素滥用,推广绿色、无公害养殖技术,从源头提升畜产品质量。
“安全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镇人大主席代恩全说,“我们将继续用科技‘解码’风险,用责任‘锁牢’安全,让畜产品从牧场到餐桌的每一步都清晰可溯、安全可控。”让这套“三重防护”体系不仅守护着百姓的餐桌安全,也为乡村振兴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