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tj/2023-0000356 | 公开目录 | 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3-12-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沂南县2023年下半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
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开拓创新、奋发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有新突破。义务教育教学成绩大幅提升,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在全市教育大会、全省教育督导会议、全省提升教育督导评估能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训会上分别作典型发言,并代表全市迎接了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获优异成绩;先后承接了全市学生资助工作、全市教育督导工作、全市省课题开题论证和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学前融合教育现场会。 (一)学校建设加快推进。自2021年以来,沂南县投资2.8亿元,在城区先后完成阳都实验学校、汶河实验学校2个整体新建项目,新增69口教室3450个学位(不含阳都实验学校已启用的30口教室);投资1亿元,完成沂南四小、城关中学、团山实验小学3个改扩建项目,新增教室88口4400个学位。以上共合计新增教室157口7800个学位。新建、改扩建项目将大力缓解未来三年入学高峰、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同时,规划建设城阳实验学校,解决明年城区一年级新生学位需求。 (二)教育质量提质增效。一是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根据省级幼儿园验收结果,今年,我县验收通过116处省一类幼儿园、10处省示范幼儿园,全县幼儿园管理水平、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省优质幼儿园占比达到了66.52%。4月份,迎接了教育部及部分高校对我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关于融合教育工作的专项调研。11月份,迎接了省教育厅对我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工作的评估认定。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办学模式,实行联盟办学。在城区大力推行“强校+弱校”“老校+新校”联盟办学模式,实现校际均衡发展。目前沂南二小和阳都实验学校、沂南三小和团山小学、汶河实验学校和振兴小学进行联盟办学,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化解热点学校招生压力。通过沂南一小、三小、四小、六小秋季六年级借用沂南四中、三中、五中(卧龙学校北校区)、城关中学校舍等措施,化解县直小学招生压力。同时,借卧龙学校民转公契机,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同意,将卧龙学校西校区改为沂南卧龙学校,将卧龙学校北校区改为育新实验学校。通过科学划片,将沂南小学、沂南四小、沂南五小一部分招生区域划归育新实验学校,减轻了这三所县直小学的招生压力。三是高中教育特色良性发展。今年,沂南一中、沂南二中同时荣获全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卓越人才培养先进学校、优秀人才培养先进学校、高中教学工作进步学校,我县荣获全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县区。我县高考再创佳绩,有1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另有1名学生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共有4人被清北录取,高中教学教研工作继续开创新局面。四是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发展。持续高质量推进山东省示范校项目建设,10月份,临沂信息工程学校顺利迎接了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中期验收。建设校企合作共同体,与沂南凯粒莱机械、绿源电动车(山东)、山东红袖电子等38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与沂南县人才集团、大庄镇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在双堠、苏村等地开展社区教育服务,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今年职业学校共有160人参加高考,本科进线90人,全省前100名中我县9名同学在榜。五是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联合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局25个帮校工作组每周督查,开展常态化监管,确保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经营。压实民办学校管理主体责任,对学校食品安全、财务管理及校园安全进行全覆盖督导巡查,强化监管、落实责任。 (三)教师活力持续释放。一是改革选人用人机制。以改革督导评价机制为突破,建立实绩导向、公开透明的用人机制。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突出工作重点,精简评价项目,增加客观内容,提高评价实效性。评价结果与校长和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职称及荣誉分配等挂钩,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树立重实绩、务实效的鲜明用人导向。近年来全县提拔调整教育干部509名,调动了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多渠道补充新教师。为驻城学校引进“双一流”优秀人才41名,安置师范类毕业生31名,公开招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353名,人才引进工作中共新聘双一流本科毕业生11名、研究生37名,全县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三是畅通教干教师交流渠道。继续组织好“教共体”内联盟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2022年-2023年,从驻城学校交流4名校长到乡镇学校任职,选派40余名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从乡镇学校选派140名青年教师到驻城联盟学校挂职研修,实现城乡共赢。四是强化名师引领示范作用。今年来,共评选20名县最美教师和20名教书育人楷模,成立杨永梅等“名师工作室”19个,徐正烈等“名校长工作室”9个,我县满晓杰等6名教师评选为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五是强化师德师风和法治教育。针对教育系统员工数量庞大的现状,持续加强师德警示教育,每学期初和学期末,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县所有公、民办学校教职工,以及保卫保洁、后勤服务等外聘人员,进行2次全覆盖拉网式宣讲,使广大教职员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5月13日至5月28日,联合公检法司部门和县纪委监委,组织人员深入学校举行20场师德师风巡回宣讲暨法治报告会,进一步提高了师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安全保障不断加强。一是抓实校园常规安全工作。织密未成年人溺水防护网,排查全县1679处水域,开展督查检查35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03条。抓实校车安全管理和运营,全县164辆标准化校车规范运行。实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等,加大保障全县学校消防安全的力度。二是持续深化食堂管理改革。在全县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全部实现自营的基础上,11月份,全县民办学校、幼儿园大宗食品全部从“沂南县食安监管追溯平台”采购,做到学校采购食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有力保障了校园食品安全;实行家长轮流陪餐制度,学生餐饮质量显著提升。2023年,我县库沟中心小学、高里中心小学、铜井中学、岸堤中学四处学校食堂获得“省级星级食堂”称号。三是持续推进学校安全网工程。细化安全防范措施,在现有安防设施基础上,对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办公场所等所有二层楼房以上窗户安装防护网、限位器,其中楼层间、楼梯间等重要部位进行重点加装,实施全覆盖、无死角防护,全面筑牢学生安全屏障。去年以来,安全网工程得到教育部和省市各级普遍推广。四是创新实施包保工程。创新实行“导师制”学困生精准包保制度,对三类学生实行“一对一”精准包保,重点做好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抑郁等教育,减少安全隐患。包保教师每周与包保学生谈心谈话一次,每季度至少家访一次,通过包保工程,学生安全问题、欺凌现象等明显减少。今年来,我县校内未发生较大规模安全事故。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