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fb/2023-0000013 | 公开目录 | 议题解读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2-12-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2022年第12次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解读:《沂南县森林火灾防治规划(2021-2025年)》 |
一、《沂南县森林火灾防治规划(2021-2025年)》起草背景和依据 森林火灾防治工作是中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为切实保护沂南县森林资源,积极应对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切实解决森林火灾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编案组,组织相关单位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多方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之上,编制完成了《沂南县森林火灾防治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加强森林火灾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扑救、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分区、分类施策”的治理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完善科学防灭火体系,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损失,将森林火灾防治工作推向全省前列,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沂南做出贡献。 三、主要目标 通过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立森林火灾防治长效机制,构建比较完备的“三网”(水网、信息网、道路网)、“三队伍”(护林员巡查队伍、防火检查站队伍、专业森林防火队伍)、“一系统”(防火系统)使森林防火达到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确保沂南县的森林生态安全。 四、主要内容 本《规划》在综合评估上轮规划基础之上,提出了沂南县“十四五”期间森林火灾防治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长效机制建设。本《规划》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为出发点,实行“预防为主、科学扑救、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类分步实施。 重点开展重点开展瞭望监测系统的防火道路、以水灭火网络系统建设,开展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营房、训练基地、防火机具、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基本完成防火道路、基础设施、火险预警监测系统、林火阻隔系统、防火信息及指挥系统、防火水源系统等建设。 五、涉及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沂南县所辖1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四个国有林场、296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为1719平方公里。 六、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国家和地方针对森林火灾防治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本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强化组织保障,《规划》强化了县、乡镇(街道办)各级人民政府对森林火灾防治的全面负责制,行政首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政府责任制。三是强化科技保障,加大科技防火力度,运用视频技术、以水灭火先进装备等,全力推进森林火灾防治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四是强化资金保障,把森林火灾防治基础设施及装备能力建设纳入地方相关规划,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鼓励多种形式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五是强化区域联防。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通信息、相互协作的原则,积极推动边界地区建立联防联动合作机制,强化联防联动。 七、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森林火灾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可以保持火险区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所保留的物种资源和遗传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