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国家、省、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沂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县残联牵头拟定了《沂南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为保证《规划》能够顺利实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切实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风险预防、调控和化解,根据《沂南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有关要求,县残联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规划》开展了事前评估,充分听取了各有关部门、残疾人机构、县乡残联工作者和部分残疾群众的意见,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风险点
1、残疾人脱贫基础还不牢固,返贫致贫风险依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随着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全县残疾人群体整体生存状况较以前确实有了大幅度改善。但受制于残疾人自身或社会诸多条件制约,工作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残疾人脱贫标准不高,相对健全人,他们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仍然相对较弱,脱贫不解困的情况比较突出,无劳动能力需要长期照料的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解困难度大,巩固脱贫任务依然艰巨,残联组织在实施残疾人康复救助、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服务项目上与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
2、残疾人就业困难多,被边缘化的现象比较明显。社会上为为残疾人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有限,残疾人即使能够就业,也存在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差的情况。残疾人除身体不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外,还存在信息封闭,部分残疾人安于现状等问题,加之残疾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渠道不多,掌握的实用技术和信息有限,使他们在就业应聘、自主创业上显得信心不足。部分残疾人择业观相对滞后,普遍把签订劳动合同的就业形式看作是就业,不愿从事一些灵活就业岗位,个别残疾人宁愿在家赋闲,也不愿放低身价从事低端低酬工作。社会重视残疾人就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用工单位怕麻烦、嫌拖累,不能够主动担起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社会责任。
3、基层服务能力偏弱,个别残疾人照护不到位。当前我县残疾人组织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村级残协人员兼职比较普遍,为残疾人服务意识不足,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整体上偏低。当前残疾人虽然整体上实现了脱贫,但残疾人群体面大、量多,在日常走访和需求调查发现,仍有一部分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生活生存状况较差,存在照护不到位。救助不及时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1、健全残疾人保障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5年过渡期内残疾人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照任务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易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爱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加强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常态化帮扶,坚持开发式帮扶,加大精准培训、就业力度,增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内生动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残疾人帮扶。落实为困难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机制,多渠道多层次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对残疾人的就业工作要加强宣传引导,帮助残疾人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继续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好安排残疾人就业在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开发更多的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打造残疾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完善残疾人创新创业孵化机制,鼓励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大力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和多种形式就业。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以征收促就业。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劳动权益保护,为就业困难残疾人提供即时岗位救助、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保补贴等就业援助和就业补助。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化进程,实现部门间、区域内残疾人就业信息互联互通,搭建用人单位和求职残疾人用工桥梁。
3、深化残联组织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残联组织重心下沉、服务前移,着力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残疾人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建设,开展残疾人工作政策业务培训,提高履行职责、整合资源、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实施县、乡、村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强部门联动,统筹服务资源,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将残疾人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村(社区)将残疾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走访探视、社区照顾、邻里互助等服务,实现“乡乡有设施(机构)、村村有服务”。为特殊困难残疾人提供上门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服务,真正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把残疾人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
4.强化保障机制建设,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县、乡人民政府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将扶残助残重点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列为政府目标管理内容。县残工委发挥统筹协调有关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规章、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重点助残实事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各有关部门制定配套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每年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县财政建立健全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持续加大保障和发展投入。同时,认真开展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的问题。
根据分析论证,《规划》的制定符合我县实际,对破解残疾人工作存在的瓶颈制约,对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规划》实施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不会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舆情等造成负面影响,确定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沂南县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