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风险评估报告
为了保证《沂南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的正确实施,进一步增强廓清我县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实现全县革命文物的整体规划和整体保护格局,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强化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梯次利用,根据沂南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工作要点安排,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沂南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开展了事前评估,充分听取多方意见,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风险点
(一)革命文物展示利用质量不高
沂南县革命文物富集,但现有的红色展馆大多建成多年,展示利用水平和展示利用质量不高。如展板老旧,展示手段传统,影响了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诠释与传承效果。
(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量有待充实
当前全县省级以下的红色文保单位大多处于“无专门机构管理、无专项资金办事、无专人看护”的状态,红色革命文物遗迹保护亟待加强。
(三)融合发展有待加强
保护革命文物与发展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发展旅游是革命文物最好的保护和利用方式之一,旅游景区的封闭式管理为革命文物的保护提供了更为有效保障。然而,革命文物开发利用现状却不容忽视,没有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全县全域发展来看,只有马牧池乡依托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将革命文物、历史、文化融合发展程度较高,其余乡镇、景区革命文物孤立发展,没有统筹土地、资本、人才、业态等要素培育旅游市场主体。
(四)革命文物保护经费不足
革命文物建筑年代久远,大部分属于老式建筑,易损性强,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尽管沂南县出台了专门针对革命文物保护经费制定了规章制度,将其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但由于经费紧张供不应求,无法直接对基层革命文物投入大量资金。即使部门多方筹集,但全县的相关文物保护工作都存在大最的资全缺口,实际投入与资金需求之间相差甚远,缺乏足够的资金收购个人手中革命文物纳入全县统一保护范畴,导致重要革命文物得不到及时修缮维护。
二、意见建议
(一)加强革命文物展示利用质量
注重发挥革命场馆阵地作用,坚持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着力策划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主管部门协助革命场馆争取上级资金,拟出计划有序推进全县革命场馆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全县革命文物展示利用质量。
(二)建立专业文博人才队伍
首先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提高重视,加强与高校协调合作,建立这样既能够为高校人才提供就业岗位,也能够增加文物保护队伍专业人才储备。其次,则是对现有人员进行积极培训,使其工作素质及专业技术都能够符合工作要求。
(三)加强革命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
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度拓展红色文化旅游的政治文化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建立完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体制,进一步科学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确保红色基因传承和红色文化旅游双赢共进。
(四)保证革命文物保护经费充足
申请政府在进行工作规划时,要将文物部门的经费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并且留有一定的预留空间;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重要性具有清晰认识,调动人民群众为文物保护工作捐款、捐物,将筹集到的资金与物品用于文物修缮与征集工作;最后,可以组织建立文物保护基金组织,通过基金组织从社会吸纳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