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环境优雅,山清水秀,房间干净整洁,住起来挺舒心的。”前来住宿的游客说道。群山之下,坐落着一处占地10余亩独具沂蒙特色的院子,这便是挑峪的西篓山民宿。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农家美食,还可以观赏原乡韵味的山水,体验林果采摘、栗子林趣味探险,累了,还可以到这里的民宿房间休憩。
近年来,挑峪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当地实际,把发展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引导群众充分利用闲置房屋,打造多元化、高品质、品牌化的“民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以民宿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乡村经济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发挥“头雁”引领精神。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主题,充分挖掘村庄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挑峪村负责人薛俊学按照“不比条件比干劲、不比基础比发展”的思路,抓集体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充分凝聚党员干部的工作合力,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尽头,“实”的干劲,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深化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与白沙洲有限公司发展深加工,投资300万元新建600吨冷库一处,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深加工车间;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松茸菇100余亩,中草药丹参50余亩。开发村里两处600余年的老磨塘,利用石磨文化遗址文化赋能优势,建设石磨研学基地、开发文创产品,丰富内涵,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探索民宿产业合伙模式。以党支部+市场主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资金100余万元整体提升村内环境,建设中突出原乡韵味,保持村庄原有肌理,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建设干碴墙、铺设石板路、整治河道、做靓水系;同时畅通闲置宅基地开发渠道,给参与的农户讲愿景、说规划、理思路、提建议,现已流转闲置民房14处,建西篓山民宿14套,另有8套筹建中,为村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