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中共山东分局曾经长期驻在这里。常山庄因党性教育、影视拍摄和红色旅游而闻名,建有沂蒙红嫂纪念馆和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近年来,村党支部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绿色”田园旅游,走出了一条“景区带村当四员”的创新发展路径,以红色影视基地为中心,土地入社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以强带弱,将沂蒙红嫂精神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在抓班子、强经济、惠民生、促和谐各方面不断开创新局面。
土地入社当社员:坚持党建引领,塑造“党旗红、堡垒坚”的服务品牌。常山庄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沂南县红嫂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将农民土地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由合作社牵头引进优质林果品种,发展苹果、桃、核桃、葡萄等果树种植300余亩,建设生态采摘园100余亩,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针对农作物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收益少的实际,合作社多方学习,对传统品种进行了改良,从省农科院引进紫薯、彩薯、黄薯等优质地瓜新品种,集中连片种植80亩,引进花生新品种50亩;另外,村党支部还实施了小农水项目,提供水利配套设施,助力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景区务工当职员:常山庄依托沂蒙红嫂纪念馆和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红色旅游优势,积极吸纳群众景区务工当职员,带动周边600余名群众居家就业。
穿上戏服当演员:常山庄村因电视剧《沂蒙》的拍摄而声名鹊起,沂蒙红色影视暨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享誉全国,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济南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省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培训基地。随着影视基地的影响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村“两委”借助区位优势,成立影视基地群众演员服务中心,每年为剧组招募群众演员上万人次,一个人一天收入60元,服务中心每人每天收取服务费,每年实现收入4万元。
售卖产品当店员:合作社依托旅游优势,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配套项目和民宿农家乐。合作社组织农民将自家产的农副产品拿到景区进行展销、将社员的民宿农家乐推荐给游客等,不仅方便了游客,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整合影视基地、红嫂纪念馆周边的个体经营户,成立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由合作社牵头搭建电商销售平台,极大提高了农产品销售效益。
合作社成立以来,为村民销售农产品增加渠道、为群众提供群演机会,创造就业岗位,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